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」因應指引:公眾集會
前言
依據監測資料顯示,我國自今(109)年4月13日迄今,已連續多日無新增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COVID-19, 武漢肺炎)本土病例,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」(下稱「指揮中心」)並自今年6月7日起放寬國內社區相關防疫管制措施,解除藝文、餐飲及日常休閒等活動或場所之人數限制,恢復正常生活,並鼓勵民眾力行防疫新生活運動,將「防疫」內化為日常生活習慣。
惟國際COVID-19(武漢肺炎)疫情仍相當嚴峻,鑑於部分國家於管制措施鬆綁後,確診人數呈現回升趨勢,甚至每日確診人數屢創新高,加上集會活動通常人潮擁擠,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,具有高度傳播風險,一旦出現疑似個案或群聚事件,將提高防疫難度,建議集會活動之主辦單位應評估該活動之必要性及相關風險程度,並據以妥為規劃相關防疫應變計畫。對於非必要、參與活動為非特定對象、且活動形式有密集接觸之高度傳染風險者,主辦單位應更為審慎評估是否延期或暫停舉辦。此外,當國內疫情發生變化,社區感染或傳播風險增加時,應配合指揮中心建議或指示辦理。
指揮中心參考世界衛生組織(WHO)發布之文獻訂定本指引,以使辦理公眾集會活動之各級政府機關、公營事業機構、公私立學校及各公、私立主辦單位可參考本指引規劃公眾集會活動。
資料來源:
衛福部疾病管制署→傳染病與防疫專題→傳染病介紹→第五類法定傳染病→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→重要指引及教材→保持社交距離相關指引→https://www.cdc.gov.tw/Category/MPage/_afAfKlDIk9aNpDdg_36lg